那是2014年年初,我调入宣传系统工作的第二年,单位刚搬入市民中心没多久。一个冬天的下午,大约三点左右,我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来。我接过电话,电话那头,传来方言极浓的南方口音,一开始,我一个字也听不懂,经过反复问询,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才听懂他打电话的意图,是为了寻找昌黎杜家香油如今的联系方式,他说有朋友曾经送过他两瓶昌黎的杜家香油,那香油味道醇厚,可谓“点一滴,香满屋”,如今,香油早已用完,换了好几个品牌,都不及昌黎杜家香油的味道。于是,反复查询,终于找到了我们办公室的联系方式,再三请求我无论如何,要帮他搞到杜家香油的联系方式。这是一个让我颇感自豪的请求,撂下电话,我自然欣然沟通,满足了这位可爱异乡人的要求。都说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,可是,作为一个连三线城市都够不上的小县城,杜家香油,是如何将自己的醇香,飘溢到了那么遥远的异地他乡且让人深深眷恋呢?
作为北方著名香油产地的昌黎,曾经,在县城及城南的虹桥、邢庄一带建有不少香油作坊。其中,最出名的当属设在城东的杜家香油坊制作的“杜家香油”。
香油,又称芝麻油,系用芝麻磨制出的食用油。纯正的香油呈淡红色,闻之有一股淡淡的芝麻炒熟后散发出的固有的糊香味。以色正、味纯为特色的昌黎杜家香油充分体现了香油的这一典型特色。多年来,作为一个老字号食品企业,杜家香油坊始终坚持祖传的“德、诚、信”经营宗旨,在进行每一道加工程序时都严格把守质量关,精心选料,精心加工,精工制作。在用传统的石磨磨制芝麻香油时,所用原料都炒到恰当火候;出油时,不加任何添加剂,保持其原汁原味。其产品呈淡红色,味浓香,长期存放亦清开云 开云体育晰透明,不变色,不跑味,无沉淀,无任何“五脱”现象。
杜家香油在昌黎诞生,已有上百年的历史。它的创始人是清朝光绪年间,在铁路修到昌黎以后,到昌黎县城谋生的河南省内黄县农民杜文田。杜文田来到昌黎县城以后,以替人家卖馒头、烧饼等食品糊口。后来,他又跟别人学拉小磨香油,日久天长攒了点小本钱,开始在南城墙根儿苦心经营一个简陋的小香油作坊。杜文田心灵手巧,吃苦耐劳,拉出的小磨香油物美价廉,在昌黎县城内外口碑极佳,并逐渐传名到北京、天津等地。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到民国六年(1917年),他把家小接到昌黎,并接纳了从老家来投奔他的侄子们,一同扩大杜家香油的经销范围。时至上世纪30年代,杜家香油坊发展到一定规模,在火车站附近的永兴街(旧称东南庄子)购地建房,变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粮油加工企业。当时,杜家人在大批生产小磨香油的基础上,又搞起了磨米磨面、糕点制作和酿造酱油、米醋等生产项目。新中国建立之初,杜家香油坊作为在昌黎县有一定影响的民族工商业,曾经异常兴旺;只是,待国家实行粮油统购统销政策以后,杜家香油坊难以再进行粮油加工,在杜文田于1955年以78岁高龄去世之际,最终歇业。1956年公私合营以后,杜家香油的主要传人,杜文田的长子杜洪春先后在国营糕点厂、小车运输站等单位工作,一直无法再施展制作香油的祖传手艺。杜洪春到晚年时,总想再重操旧业,使杜家香油再放异彩,但他的这个心愿直至1978年辞世时也没有变成现实。进入80年代,是他的小儿子杜宝运实现了他的遗愿,使他经心存留的石磨、木斗、架子等制作杜开云 开云体育家香油的工具得以重见天日,也使杜家香油在时隔近30年后又重新飘香小城。
杜宝运出生于1958年,中学毕业后开始在生产队劳动。在他的父亲杜洪春去世前后,为了改变家庭生活的窘境,他曾冒险到东北一些地方倒卖旧木料等物品。1981年,他在与妻子铁淑英结婚后,又凑钱买了两辆小拖车,跑起了运输。在此期间,的农村经济政策逐渐放开,特别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个人搞粮油加工再也不算禁。到1983年,杜宝运积攒有上万元钱,年迈的母亲力主他用这些钱作资本,把杜家香油坊再开起来,用祖传手艺去谋求新的发家致富之路。他没有辜负老一辈人的厚望,在母亲的亲自指点下,一下购进一万斤芝麻,启用酿制杜家香油的旧工具,使家里的老宅似乎又回到了30年前的样子。是年立冬时节,杜家香油坊再度开张营业,醒目的招牌一亮,立刻在县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,不少人争相品尝,四处开云 开云体育传告。
杜家香油坊这个老字号一经恢复,立刻重新显示了它独占鳌头的魅力。传统的香油制作工艺,使用的工具比较原始,劳动强度很大,一锅油拉出来,往往把人搞得疲惫不堪。杜宝运在熟练掌握了家传手艺后,开始运用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,改革制造工艺。他先找人一起研究,变老辈子传下来的手工炒芝麻为半机械化操作,提高了几倍的工效。紧接着,他又到处拜师学艺,购置新的设备,使杜家香油坊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、半机械化生产,而杜家香油产品的独特风味丝毫没有改变,并在质量上有所提高。与此同时,杜宝运的品牌意识日益增强,他找人设计、印制了“杜家香油”标贴。在各种仿制标贴出现后,他没有消极对待,而是密切关注商标法的实施情况,主动要求给“杜家香油”注册商标。1992年,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协助下,杜家香油在国家商标局正式登记注册为“杜家”牌香油,成为当时全国几乎唯一的香油独家产品注册商标。也是在那一年,杜家香油坊改称杜家香油厂,因旧城改造的缘故,由老宅迁至西关一个小巷继续经营。到90年代后期,杜宝运在使杜家香油达到国家一级质量标准的基础上,不断加大杜家香油这个名牌产品的广告宣传力度和广度,开始向大中城市进军,开拓新的市场。他先把杜家香油摆上了秦皇岛和唐山的大型商场的专卖柜,又在秦皇岛市区建立了杜家香油专卖店。
前几年,杜宝运为了进一步扩大杜家香油的生产和经营规模,在昌黎县城东外环路新修建了一座建筑面积达1850平方米的厂房和经销门市部,并将企业名称又改回为杜家香油坊。如今,杜家香油坊出产的“杜家”牌香油除在秦皇岛、唐山、天津、北京等大中城市销售外,还出口到俄罗斯、韩国等国家和地区。
近些年,杜家香油先后被评为秦皇岛市知名商标、河北省第五届消费者信得过产品、秦皇岛市十五种地方知名产品、秦皇岛市消费者协会推荐产品、秦皇岛市优质地方产品等;杜家香油坊也荣获了“河北省无假冒商品单位”“河北省著名商标企业”等称号。(王玉梅整理)
面包也写作麺包,一种用五谷(一般是麦类)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。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,以酵母、鸡蛋、油脂、糖、盐等为辅料,加水调制成面团,经过分割、成形、醒发、...
面包也写作麺包,一种用五谷(一般是麦类)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。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,以酵母、鸡蛋、油脂、糖、盐等为辅料,加水调制成面团,经过分割、成形、醒发、...
面包也写作麺包,一种用五谷(一般是麦类)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。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,以酵母、鸡蛋、油脂、糖、盐等为辅料,加水调制成面团,经过分割、成形、醒发、...
面包也写作麺包,一种用五谷(一般是麦类)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。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,以酵母、鸡蛋、油脂、糖、盐等为辅料,加水调制成面团,经过分割、成形、醒发、...
Copyright © 2023 开云·(中国)官方网站·APP 版权所有 地址:宁乡县东湖塘镇南竹山村钟尚文宅 备案号:湘ICP备1601853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