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地方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大概是疑问三连:啥地方?哪个省的?很出名吗?对于这些疑问,这个总面积仅有1251平方公里、总人口13万的小城的答案,大概可以用网上流行的一段话概括:“我承认地方不大,但我若说就是这个小城,出了4000多户百万富翁,100多户千万富翁,还有20多户亿万富翁,阁下又该如何应对?”在真正了解这座江西小城之前,或许你可以在附近商场的网红糕点店鲍师傅、泸溪河逛一逛,到楼下的点心铺子走走。从招牌透露的信息、老板的江西方言里,往往就能找到答案——1年卖出1亿个肉松小贝的“鲍师傅”,全国直营门店数超过100家,每出新品,总会成为年轻人讨论的话题中心。“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,有一天他会排着7个小时的队,拿着鲍师傅,送到我面前”的热梗更曾红极一时。
主打新中式糕点的“泸溪河”,全国400家连锁店,几乎开到哪火到哪,你可能给爸妈也买过。创始人黄进来自江西,品牌名字的灵感就源于家乡鹰潭的一条河。黄进不是资溪人,却和资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不但“师出资溪”,还曾获得资溪人的支持。
凭借小小桃酥,创造出单日售出750000片神话的“詹记”,或许你也慕名打卡过。
品牌引以为傲的传统糕点技艺,最初在江西婺源代代相传,同样和资溪有着脱不开的渊源。
手艺与资溪紧密相关,同时泸溪河的官网介绍上也有标注“师从詹记”/图源:詹记官网
除了这些品牌,“新晋网红选手”资溪面包、麦香村、麦香园、京都、亚细亚、开口乐……众多熟能详的糕点品牌,都是“made in 资溪”。曾有人总结:反正只要和面包相关,要么是创始人,要么是手艺,好像总有那么一样来自资溪。这句话没有任何夸张的成分。这个小县城背后,不但有着400多家品牌直营店、2600多家品牌化经营店、年创产值300多亿的面包产业,还有闻名海内外的“面包军团”。
从资溪烘焙培训学校走出的各地学生们散为满天星,在全国1千多个城镇开出了超过16000家烘焙门店/图源:新华社通常为了让外地人快速进入品牌语境,少不了要在美食前面加个“正宗xx”的头衔。
甚至远到越南、缅甸、俄罗斯、西班牙等国家,也能尝到来自资溪的烘焙手艺/图源今日中国“在资溪街头,熟人见面打招呼最多的一句话不是‘吃了没’, 而是‘最近又去哪做面包了?比如2018年,资溪烘焙人制作了一条长3188.621米、重8吨的蛋糕。最终,这条迂回盘绕的“中华神龙”拿下了当时“世界最长蛋糕”的吉尼斯世界纪录。
“世界最长蛋糕”纪录在江西资溪诞生/图源:中国新闻网面包,不仅构成了资溪人的生活,还渗透进了这座小县城的每个角落:“除了实惠、好吃、花样多,咱资溪面包也没啥优点了。
40年前,这里还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“边缘”小城,很多资溪人连面包是什么都不知道。数十年间,靠着卖面包,不但实现了“盛产富豪”的小目标,还带动周边地区一起发展。如今,这座“面包之乡”的居民60%纯收入来自面包产业。不免让人惊叹:
“一眼绿色、一幅美景、一块宝地、一方沃土、一座新城。”要说“宜居”“氧吧”,这座被称为“赣闽边境的璀璨明珠”的小城当之无愧。但要说面包……当地人有说法:往前推几十年,你可以在资溪县周边看到造纸厂、石材厂和农药厂,但绝对找不到一家面包厂。原因很简单:这里的“先天条件”就不合适。作为江西省抚州市内最小的县城之一,资溪被大山环绕,全县八成以上的面积是山林,美则美矣,却……根本不产小麦,更不加工面粉。
明万历六年(1578年)始建泸溪县,民国三年(1914年)更名为资溪县/图源:《乡味》
想要大规模生产烘焙产品,就意味着所需的制作原材料需从外地采购,实在难办……
“出了抚州高铁站,换乘汽车,在抚吉高速上向东奔驰一个半小时,一路到达武夷山脉的西麓,就到了资溪。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彼时的资溪人并没有消费面包的刚需。那么问题来了:如此缺乏天时地利,却在多年以后几乎承包了全国人民的下午茶,让人心甘情愿排队买糕点。资溪是如何做到“无中生有”的?
将时针倒转回1984年,这一年,土生土长的资溪青年张协旺应征入伍,被分配至漳州市龙海县消防中队服役。
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前期,很多新鲜事物涌入人们视野。作为中队给养员的张协旺,在采购粮秣、副食品的过程中,逐渐对面包产生了兴趣。
准备返乡创业的张协旺选择了拜师学习烘焙技术,1987年,张协旺与战友洪涛决定各出资6500元开面包店。
这个800元月租金、40平方米的小店名为“鹭江面包店”,店铺名也有来头。当年张协旺学习技术的店铺名为“鹭岛”,一字之差背后,寓意着不断的技艺师承。而这一宗旨,也贯穿着“面包帮”发展的始终。
面包店一炮而红,仅半年后,就实现了盈利2万余元。而据相关数据,1988年时的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到一千两百元。面包店火了,消息在当地不胫而走,慕名前来的乡邻络绎不绝。后来有初代从事面包行业的资溪人感慨,在那时,大家都迫切想要更好的生活:“从来就没有一个人是因为热爱做面包,而去从事这个行业,都是为生活所迫,最起码资溪的第一代面包人是如此。”
张协旺前后带出的300多名徒弟不断发展,资溪面包帮也不断壮大/图源:成都商报
如果说张协旺给“面包之乡”的诞生种下了种子,那么他的徒弟钟启文(麦香村创始人),无疑是后来浇水施肥的人之一。起初,资溪面包技艺并不算成熟。“一开始就卖三款面包,没有什么技术含量,配料分量全都凭感觉。初代资溪面包师们便去全国范围内求学,再将更成熟的经验带回资溪。“一姓带一村,一村带一镇,一镇带一县。历经数年发展,他们不仅在江西资溪一带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“江西面包帮”,还创造了一批知名烘焙品牌。
而在资溪当地建的面包生产工业园,更是成为了“面包界的中央厨房”。其生产和运输能力,满足着产业城周围半径300公里范围内、300多家面包店的日常供应。从成品到各类半成品,每一个面包卖给谁、卖到哪里,往往在生产线上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。
不仅“盛产亿万富翁”被当做美谈,业内盛传“江西面包帮”的成功秘诀,也在于他们的集体行动“不吹牛,你每天吃什么面包、什么面包成为当季热品,背后可能都离不开资溪人的努力和推动。”
而对身处山林之中的“江西面包帮”来说,能得到这样的信任和夸赞似乎更不容易。
新中式糕点们发展前景可观,但目前仍属于后起之秀,需要持续发力/图源:2022年中国烘焙市场分析及产品创新洞察报告
烘焙行业本身便没有太高壁垒,款式易被复制、被山寨、更新快等都是避不开的问题;
对于如今的都市人而言,生活中总少不了面包。再洋气的brunch里也有面包碎,再寡淡的减脂餐里也少不了配点面包当碳水。
尤其吸引人的是,发展二十多年的资溪面包,还一直保留着最传统价廉的老式面包。
“天然氧吧”大觉山,有山涧流水、溪畔田园,赋予了这座边地小城独一份的自然灵气。
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头山里,自在生活着白颈长尾雉、云豹等珍稀动物;而从城东流向城西的泸溪河,千百年来美丽而淡然地流淌过资溪,注视着这里发生的一切变化。
大觉古镇/图源:资溪旅游正是这样的山水,孕育了团结努力的资溪人。他们凭借一股
吃资溪面包,听“江西面包帮”的创业故事,属于江西人的商业模式也在被越来越多人熟知。
只不过,“江西面包帮”在做面包这件事上走过的路、踩过的坑,别人很难复制。
拿“鲍师傅”的创始人鲍才胜来说,创业最初亏损百万,后又重新创办自己的品牌。其中的义无反顾、破釜沉舟,个中滋味常人难以体会。
有人统计,开第一家面包店实现微利、保本或者微亏的约占60%,亏本的占20%左右,能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也就只有20%。但对于敢想敢干的江西人而言,那也没什么关系。生活的最终味道,便是要始终去试、去闯,并且始终相信:
[4]《天下财经》寻百强 看中国 江西资溪:年产值近300亿元 面包之乡“烤”出新成绩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省委巡视组办案细节首次披露!“一把手”卸任半年后落马,曾携妻子出镜忏悔
学霸中国女留学生,神智失常流落街头!曾提供性服务,称美国最棒!现当街乞讨!视频曝光
祸起交替通行不让行?事故全程视频曝光,认定:两车互相“斗气”,2名司机已被控制,将依法严肃处理
WWDC前瞻:混合头显、iOS 17、15英寸MacBook Air都要来?
三星发布玄龙骑士系列显示器:1800R曲率超宽屏 OLED G9售15999元开云体育 kaiyun.com 官网入口开云体育 kaiyun.com 官网入口开云体育 kaiyun.com 官网入口
面包也写作麺包,一种用五谷(一般是麦类)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。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,以酵母、鸡蛋、油脂、糖、盐等为辅料,加水调制成面团,经过分割、成形、醒发、...
面包也写作麺包,一种用五谷(一般是麦类)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。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,以酵母、鸡蛋、油脂、糖、盐等为辅料,加水调制成面团,经过分割、成形、醒发、...
面包也写作麺包,一种用五谷(一般是麦类)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。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,以酵母、鸡蛋、油脂、糖、盐等为辅料,加水调制成面团,经过分割、成形、醒发、...
面包也写作麺包,一种用五谷(一般是麦类)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。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,以酵母、鸡蛋、油脂、糖、盐等为辅料,加水调制成面团,经过分割、成形、醒发、...
Copyright © 2023 开云·(中国)官方网站·APP 版权所有 地址:宁乡县东湖塘镇南竹山村钟尚文宅 备案号:湘ICP备16018531号